毕业论文格式-毕业论文格式要求
毕业论文(设计)是学术论文中的一种类型,有一般学术论文的共同特点,也有其自身的特点。毕业论文(设计)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,是学生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,为让学生了解且规范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格式。分享一份通用的毕业论文格式,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写毕业论文、毕业设计的你
一、毕业论文(设计)撰写的内容和要求
(一)题目
论文题目应以简短、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,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、缩写字。读者通过标题可大致了解毕业设计(论文)的内容、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。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,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,如有副标题,合计不得超过30个字。
(二)摘要和关键词
1.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
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,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、内容、方法、成果和结论。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,不要与引言相混淆。语言力求精练、准确,以150-300字为宜。
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,注明本文的关键词(3-5个)。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,一般为论文中出现的重要的、描述主题的词;应包含技术领域和问题领域两大类关键词;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(外延大的排在前面)。摘要与关键词应在同一页。
2.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
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。英文摘要必须严格使用英文标点符号。中、英文摘要意思要基本相同。在撰写完英文摘要后,请执行一次自动拼写检查,以减少英文拼写错误的可能性。
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英文关键词(Keywords 3-5个)。关键词尽量不要使用组合词;中英文关键词要严格对译。
(三)正文
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,一般应包括引言、主体和结论三部分。
1.引言
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端,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: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己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;介绍本项研究工作研究设想、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、理论依据或实验基础;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等。要求言简意赅,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。
2.主体
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,必须言之成理,论据可靠,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。在写作上要注意结构合理、层次分明、重点突出,章节标题、公式图表符号必须规范统一。论文主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,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(l)毕业论文(设计)总体方案或选题的论证;
(2)毕业论文(设计)各部分的设计实现,包括实验数据的获取、数据可行性及有效性的处理与分析、各部分的设计计算等;
(3)对研究内容及成果的客观阐述,包括理论依据、创新见解、创造性成果及其改进与实际应用价值等;
(4)论文主体的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可靠,凡引用他人观点、方案、资料、数据等,无论曾否发表,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,均应详加注释。自然科学论文应推理正确、结论清晰:人文和社会学科的论文应把握论点正确、论证充分、论据可靠,恰当运用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模型或方案设计,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,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等。
3.结论
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,是整篇论文的归宿,应精炼、准确、完整。结论应着重阐述以下内容:
(1)总结自己的工作、贡献、创新点,指出自己工作的优点在哪里,比较你的工作与他人工作的优、劣;
(2)分析系统的不足之处在哪里、指明以后改进或努力的方向;
(3)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。
行文时注意语句通顺,条理清晰;每章节开头部分需要有承上启下描述,先简要介绍本章节内容,再展开详细描述。
(四) 注释
论文必须有注释。注释即引文,是将文章中引用他人文章、著作中的原话用脚注的形式标出;毕业论文(设计)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,也可加注释说明。
(五)参考文献
参考文献是论文之中使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,应以近期的有关文献为主。凡引用文献或他人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、观点或研究方法,都应编入文尾的参考文献目录,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。
(六)附录(可选)
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重要支撑材料,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。附录包括:论文写作过程中涉及的调查问卷、访谈记录等辅助毕业论文(设计)写作的工具性材料。
二、毕业论文(设计)的书写格式
(一)字数
毕业论文正文不少于6000字。
(二)各级标题
正文各部分的标题应简明扼要,不使用标点符号。论文正文一级标题用“一、二、……”,二级标题用“(一)、(二)……”,三级标题用“‘1.’、‘2.’ ……”,四级标题用“(1)、(2)……”,不再使用五级以下标题。
(三)表格
1.表格必须与论文叙述有直接联系,不得出现与论文叙述脱节的表格。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。
2.每个表格都应有自己的标题和序号。标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,不加标点,序号写在标题左方。
3.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,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。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、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。表序必须连续,不得跳缺,如:表 1。
4.表格允许下页接写,接写时标题省略,表头应重复书写,并在右上方写“续表××”。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,多页书写,接口处必须注明“接下页”、“接上页”、“接第×页”字样。
5.表格应放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,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。
(四)图
1.插图应与文字内容相符,技术内容正确。所有制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。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。
2.每幅插图应有标题和序号,全文的插图可以统一编序,如:图1。采取哪一种方式应和表格、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。图序必须连续,不重复,不跳缺。
3.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,分图用a 、b 、c … … 标序,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,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,先写分图名,另起行写代号的意义。
4.图与图标题、图序号为一个整体,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。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图整体时,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,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。
5.对坐标轴必须进行文字标示,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。
(五)注释
毕业设计(论文)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,可加注说明。注释采用脚注,应根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号。注释序号以“① 、② ”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。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“① 、② ”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。
(六)参考文献
列举参考文献时,按论文中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列于此处;注意正文中必须引用此处所列的全部参考文献,而且引用顺序就是参考文献的列举顺序。
1.文献是期刊时,书写格式为:
[序号]作者.文章题目[J].期刊名,出版年份,卷号(期数):起止页码.
2.文献是图书时,书写格式为:
[序号]作者.书名[M].版次.出版地:出版单位,出版年份:起止页码.
3.文献是会议论文集时,书写格式为:
[序号]作者.文章题目[A].主编.论文集名[C],出版地:出版单位,出版年份:起止页码.
4.文献是学位论文时,书写格式为:
[序号]作者.论文题目[D].保存地:保存单位,年份.
5.文献是来自报告时,书写格式为:
[序号]报告者.报告题目[R].报告地:报告会主办单位,报告年份.
6.文献是来自专利时,书写格式为:
[序号]专利所有者.专利名称:专利国别,专利号[P].发布日期.
7.文献是来自国际、国家标准时,书写格式为:
[序号]标准代号.标准名称[S].出版地:出版单位,出版年份.
8.文献来自报纸文章时,书写格式为:
[序号]作者.文章题目[N].报纸名,出版日期(版次).
9.文献来自电子文献时,书写格式为:
[序号]作者.文献题目[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].电子文献的可获取地址,发表或更新日期/引用日期(可以只选择一项).
电子参考文献建议标识:
[DB/OL]——联机网上数据库(database online)
[DB/MT]——磁带数据库(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)
[M/CD]——光盘图书(monograph on CD-ROM)
[CP/DK]——磁盘软件(computer program on disk)
[J/OL]——网上期刊(seria1 online)
[EB/OL]——网上电子公告(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)